员工上班睡觉,罚款一千元合法吗

行业知识· 2024-04-12 17:41:27 261

企业对职工罚款总额不能超过当月工资总额的20%,扣完后的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并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向职工公示。

企业罚款制度应当由其他合理制度代替。

上班期间睡觉是否可以罚款,主要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定。以下是具体的分析内容:

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用人单位的厂规厂纪,对劳动者的一次性罚款数额由用人单位决定,但一般不得超过劳动者月标准工资的20%。如果罚款后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需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根据《劳动合同法》,如果员工因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赔偿金额可以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月标准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根据这些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这些规定是依照法定程序建立的,比如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并且向员工明确公示,那么对上班时间睡觉的员工进行罚款是合法的。但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未按规定程序建立或未向员工公示,那么对上班时间睡觉的员工进行罚款可能违反法律规定。


企业的经济惩罚是以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终身制”的形式产生的,是时代的产物。然而,随着新的劳动就业制度的实施,职工不再是企业的终身制度。现实中,在一些企业中,过度罚款和羁押处罚的现象往往极大地损害了职工的切身利益,容易发生劳动争议,这种经济处罚形式使职工愤愤不平。也很难达到督促职工遵守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管理目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应适应新的要求,完善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废除前的纪律措施部分被现行法律所取代:解雇、退市由法律规定的纪律处分取代,经济损失赔偿被责令代之以经济损失赔偿;实际上禁止一次的行政处罚罚款。

因此,企业应在法律调整的环境下调整劳动就业管理的概念和模式,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行使就业自主权,将劳动力从压力管理转变为激励和激励。从不平等(下级)管理到平等(谈判)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管理。

例如:严重违反劳动者纪律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或者企业采用复合工资制度,即多个组成部分的积累,有职位、岗位、技能工资等相对固定的,也有佣金、绩效工资、各种奖金等相对浮动的,要注意及时考核。强调激励员工;对迟到的员工处以罚款是不恰当的,但他们可能得不到全职奖励,而其他措施,如扣分、记忆、警告等,往往在管理方面更有效。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