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可以随意扣员工工资吗?

行业知识· 2024-05-20 17:56:40 210

要说打工人最讨厌的事情是什么,那扣工资必然在榜,其实对于企业来讲,也不喜欢扣员工工资。

 

毕竟扣下来的钱,放在整个人力成本里面,也就是三瓜两枣,一不小心,还要面临大风险。

 

那么工资真的能说扣就扣吗?

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

01法定情况公司可代扣

合法扣工资,最常见的就是法定代扣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5条规定,有下列法定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社会保险费用;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02员工在工作中对公司造成损失

员工因个人工作失误,对公司造成损失,遇到这样的情况,公司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特别提醒

 

员工直接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一方面需要明确是劳动者故意或重大过失情况下造成的,另一方面单位要举证员工的行为造成公司的损失,并且能够提供损失计算的依据和经济损失的数额。

 

如果企业不能有效举证,即便是客观上存在损失,也不能从员工工资中扣款。

03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员工经常迟到早退,违反公司制度,该不该扣员工的工资?公司按照什么比例扣才合法?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虽然劳动法有明确规定,单位不能无故扣员工工资,但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可以通过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等合法规定,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考核。严重违反公司制度的行为,单位可以合法合规地对员工进行考核,这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必要手段。

 

从往年法院判决案例来看,迟到按照时薪赔偿是常见做法。

举例:

假如劳动者月薪为8000元,那么时薪计算方式为:

8000/21.75/8,约为46/小时。

但公司以员工违反制度的情况扣工资的前提是,单位有完善、合理合法、透明的企业规章制度。

04员工业绩不达标

每个月用人部门都会给员工评定绩效,如果绩效不达标,可以扣其工资吗?这样合法吗?

 

绩效工资本身就被定义为浮动工资,公司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来增减员工绩效工资。因此,如果员工绩效被判定为不达标,单位可以合法扣绩效工资。

 

但无论完不完成任务量,底薪都应该全部发放,即至少到手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特别提醒

 

通过绩效增加或者减少员工工资的前提是,单位有完善、透明、合理合法的绩效考核制度。


那么常见违法扣薪又有哪些呢?

 

请假能不能扣3倍工资?

 

劳动者如果是请事假,事假当天单位可以不发工资,但不能多扣工资。

 

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的规定,请事假应按月平均计薪〕天数21.75天来折算扣除工资。具体公式如下:

 

有请事假当月应发工资=21.75-请假天数)×日工资。

 

因此,类似事假一天,扣三天工资是违法。

 

女职工请假去产检扣工资,合法吗?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6条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中就产前检查曾进一步解释为,女职工产前检查应按出勤对待,不能按病假、事假、旷工处理;对在生产第一线的女职工,要相应地减少生产定额,以保证产前检查时间。

 

因此,用人单位因女员工请假去做产前检查而扣工资,属于违法行为。

 

忘记打卡超额罚款

 

很多人上班未打卡都应该被扣钱罚款过。

 

那么,公司到底有没有权力进行罚款呢?

 

首先要确定罚款这一行为的性质。从法律上而言,罚款是剥夺公民财产权的行为,属于财产处罚范畴,其实质上是一方对另一方经济资源的单方剥夺,这种剥夺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依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就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罚款处罚实行罚款机关与收缴罚款机构分离的制度。除按规定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因此,只有行政机关才有罚款的权力,私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罚款条款本身于法无据,无权做出罚款的决定。

 

至于企业有权罚款的法律渊源——1982年《企业职工奖惩管理条例》法律依据早已于2008年废止。

 

如果公司一定要罚款,也只能扣除当月奖金,而且最终的工资不得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前公司有个同事连续加了七天班,中间有几天干完活忘了下班打卡。等到发工资的时候,才知道因为漏打卡被扣了1000元。他去找HRHR回复他:当月的补签次数已达上限3次了,剩下的只能按照缺卡旷工一天处理,并扣除三倍工资。这完全没道理啊,辛苦加班不给加班费,偶尔忘记打卡却被扣那么多钱。

 

于是,他去找老板理论。老板更加振振有词:公司制度明文规定,多次缺卡就是要扣钱。有制度不执行,这公司还能继续开下去吗?加班不给加班费,考勤却严格执行,稍不注意就会被扣钱,相信很多职场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作为员工确实应该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但如果公司如此不近人情,也不能员工辞职走人。

 

还有一女士上班1月倒欠公司5毛钱的帖子引关注。该女士晒出的工资表显示,岗位工资及津贴合计3875元,应扣款项包括缺卡320元、罚款630元、迟到2450元及社保475.5元总计3875.5元,该网友称目前已准备仲裁。

 

忘记打卡公司进行罚款,那么关于迟到未打卡,法律规定对于不守公司规章制度的员工可以进行考核,前提是公司具有完善的公开透明的规章制度,对于迟到早退的员工进行正常扣薪。

员工的每一分钱,都受到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对于单位来说,在维护企业稳定运转的同时,单位扣薪一定要合法合规,切勿过度惩戒,在违法边缘来回试探。

 

随着员工维权意识的加强,员工一旦投诉,单位不但得补足差额,而且或将面临加付赔偿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