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六类假期工资计算方式,别再傻傻分不清啦!
当工资计算遇上假期休息,发放问题一直令HR头痛不已。基数、规则复杂不说,计算标准也不同,一不小心发放错误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小编汇总了人社部关于病、事、婚、产、育儿、年休假6类假期工资计算方法!欢迎大家转发收藏!
01
病假工资计算方法
病假相关规定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发生工伤可以按病假发工资吗?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长期病假,工资应如何发放?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假期间工资待遇,原则上按以下政策执行:
一、工作人员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
二、工作人员病假超过两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一)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
(二)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工资照发。
三、工作人员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一)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70%;
(二)工作年限满十年和十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工资的80%。
请病假影响年休假吗?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所以,是否能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要根据累计工作年限和请病假的时间来看。
02
事假工资计算方法
事假相关规定
事假的天数由用人单位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的方式确定。
事假是无薪的。例如《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2019)》第二十五条规定,员工请事假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事假期间的工资。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有的用人单位不扣劳动者在事假期间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发了工资,且事假达到20天的,劳动者不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事假扣除工资标准
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经用人单位批准,事假为无薪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但如果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有规定事假的天数,并且事假可发薪水的,则从其规定。
●员工请事假每天的扣薪标准:月基本工资 / 21.75天;
●每小时的扣薪标准:月基本工资 / 21.75天 / 8小时。
03
婚假&丧假工资计算方法
婚丧假相关规定
根据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婚婚假规定
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职工享受3天的婚假。对于再婚者的婚假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曾有明确答复,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婚丧假工资计算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根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假期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
04
产假工资计算方法
产假相关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实际产假天数是98天+各地奖励天数。
随着各地计生条例的修改,产假有所延长,具体可查看下表。
产假工资计算
01
产假工资领取前提
如果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已经享受了生育津贴、医疗补贴等待遇,若生育津贴高于员工平均工资,则企业不用再向其支付产假工资;
若低于平均工资,则公司需要补足差额。
而对于超过生育津贴支付期限、未达到生育津贴领取标准、或者企业未给员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员工是可以要求企业支付产假工资的。
举个例子:
一名女职工每月生育津贴为8000元,而该员工在企业的月平均工资为8500元,其中的500元差额需要用人单位补足;女职工每月生育津贴为8000元,而用人单位当月的平均工资为7500元,超过平均工资的500元用人单位不能克扣。
02
重要提示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05
育儿假工资计算方法
关于育儿假的相关规定
随着各省份《人口计划与生育条例》的修改,大多数省份明确了育儿假。
育儿假工资计算标准
关于休育儿假的待遇标准,有三种:
1
地方有规定的,优先适用地方规定的标准
举个例子,《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在其子女年满三周岁之前,双方每年可以享受育儿假各五天。育儿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2
按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来确定
如果地方法规未对育儿假期间的待遇标准作出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劳动合同约定或者规章制度规定的方式,明确育儿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标准。但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约定或者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按视同出勤标准支付育儿假工资
地方规定不明确,用人单位也未通过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规定育儿假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正常出勤支付员工工资待遇。
06
年休假工资计算方法
关于年休假的相关规定,哪些人能享受带薪年休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年休假天数如何确定?
职工可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与累计工作时间直接相关。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注意: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那些情形下职工不享受当年年休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规定:
●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年休假可以跨年休吗?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未休年休假工资如何计算?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十一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
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